首页 > 公民道德 > 身边好人> 正文

祝贺!我省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2019-06-06 来源:文明河北



  中央文明办2019年5月30日在北京市通州区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发布2019年5月“中国好人榜”。经广大网友点赞评议,105人光荣上榜。其中,我省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他们分别是:


义务照顾困难邻居一家20载的王玲

带着妻子去扶贫,扎根山区拔“穷根”的孙国亮

祖孙三代接力造林51年,让3000余亩荒山变林海的第三代造林人阎会。

打造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扶贫干部黄文忠。

带领乡亲建家乡,振兴发展建“农村都市”的村书记赵建平。

用生命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誓言的电力员工刘琦。


跟着文明君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王玲,女,1967年3月出生,保定市望都人,长期定居肃宁。上世纪90年代,王玲和丈夫外出打工,先后辗转保定、衡水等地,最后在沧州肃宁落脚。1999年,学完理发的王玲在肃宁县城繁华的中心位置开了家理发店,王玲技术好,为人热情,很快就立稳脚跟。丈夫在建筑工地打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有起色。

  落脚肃宁 偶然相识

  与理发店相邻,有一个蔬菜种子店。店老板的哥哥张国英是个残疾人,靠拐杖行走。张国英经常在店门口闲坐。王玲脾气好,又是热心人,看张国英行动不便,能帮他时就帮他一把。赶上路边来了卖菜的,王玲和张国英都需要买菜时,王玲就替他付账并把菜拿回来。一来二去,王玲就和他认识了。熟识后,王玲了解了张国英的境况:63岁的妻子胡凤鸾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还得过脑血栓,行动不便;32岁的儿子是残疾人,不会行走,没有语言功能,只能靠别人喂饭。

  听到张家如此困难,心地善良的王玲对前来理发的张国英胡凤鸾夫妇,从来不收取费用。

  有一天,张国英提出一个请求,问王玲能不能到家里给他的儿子理理发。王玲爽快地答应了,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张家是那样一个样子。

  跟着张国英走到他家,王玲一掀门帘,就有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强忍着难闻的气味,王玲走进屋,看见一个蓬头垢面的孩子趴在炕上。他仰起头看人的眼神,让人害怕。

  张国英夫妻二人合力把孩子扳起来,王玲用工具开始理发。由于孩子先天智障不听话,头老是来回转动,王玲怕伤着孩子的头皮,只能小心翼翼地理发。理发过程中,呛人的臭味阵阵袭来,实在忍不住,王玲跑到屋外就吐了。吐完她又回到屋里接着理,整个过程,她一连吐了两次,一个多小时后,才算把孩子的头发理完。也就是这次理发,让王玲真正认识了这个家庭的不易。

  主动搬家 照顾邻居

  张艳春虽然年龄已经不小,但智力仅相当于一、两岁左右的孩子。

  从那次理发后,王玲心里一直挂念着张艳春。每隔一个月,她就上门去理发,尽管还是呕吐,但每次她都坚持下来了。这个家庭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三口人不是病就是残,有时买馒头、买菜的几块钱王玲就给垫上。张国英肢体残疾,遇上买米买面买油换煤气的力气活,也愿求助王玲,王玲也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忙。

  2013年,张国英得了股骨头坏死,彻底瘫在了床上,后来又患上脑癌。在张国英生命最后几个月时间里,王玲一有空就来到他家,帮助寻医问药,做饭喂饭。

  张国英去世后,剩下家里的母子俩,无依无靠。这时的胡凤鸾病情也越来越严重,连饭也做不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艳春的饭量也越来越大,一饿起来就拍窗户砸玻璃。王玲只好每顿饭都先喂饱了他,再照顾胡凤鸾。

  为了方便照顾这个家庭,又不影响理发店生意,王玲把门市搬迁到武垣中路南侧,这样两家也就离着500米远。每天早晨,她不到6点钟就骑电动车从家出发去张家。

  进门后先看张艳春的情况,是大便了,还是尿床了。给他收拾完之后,王玲再着手做早饭,给张艳春喂饭,刷锅洗碗后,把屋里收拾停当,还要把一大袋子垃圾驮出去。到自己的理发店时,就已经早上8点多了,她也该开门营业了。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数年。

  无微不至 关心到底

  理发是个辛苦活,每天给客人们理完发后,王玲都会腰酸背疼。尽管这样,她咬牙坚持着,每天要挤出6、7个小时去照顾这个困难的家庭。除了搭功夫搭人外,她每月还要搭上一两千元钱帮着维持这个家庭的吃喝用度。

  有时张艳春有时会被大小便弄脏身上、炕上。王玲就给收拾干净。

  有一次,胡秀鸾突发心脏病,王玲背起她小跑儿着出了胡同,打车送到医院抢救过来。出院后,胡秀鸾还要输氧输液,王玲就每天背着她来到理发室,一边理发,一边照看着。

  由于要照顾这个家庭,王玲走到哪里都惦记着他们。一次,她去河间给准儿媳买衣服,儿子想一家人在河间饭店吃完饭再回家。王玲想到胡凤鸾母子没人做饭,中午要饿肚子,她做通了家人的工作,硬是在中午赶回来,去给胡凤鸾母子做饭。就连回老家给去世的老人上坟,王玲都匆匆赶回,为的就是照顾那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家庭。

  为了更好地照顾这对母子,王玲买来了绞馅机、电饭锅、电饼铛,变着法做各种饭食。家里的水管坏了,她找师傅修好;院里的厕所满了,她像个男人一样去清理;房子漏雨了,她和丈夫找人维修、刮白、装修,又联系所在的村委会给搭上了彩钢顶;每年冬季到来之前,她早早地买好取暖用煤………

  张艳春今年已经32岁了,可没有语言功能,还不会咀嚼。每次喂饭时王玲都要把饭切碎了,弄成半流食状,用勺子喂。邻居们都说,如果不是王玲细心照顾,这母子俩还真不知日子怎么过下去。

  20个春夏秋冬,王玲用一颗滚烫的诚心,温暖着这个和自己毫无关系、风雨飘摇的家庭,不图任何回报。王玲常说:“俺没什么文化,从小俺爹就教导俺们,要诚实做人,修好行善。”

  孙国亮,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驻阳原县辛堡乡四十亩滩村工作队第一书记。2016年2月,他从省城来到了该村。两年来,他带领乡亲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村中建起35个蔬菜大棚和60亩明地蔬菜园区,为乡亲们精准脱贫、过上好日子找到了一条新路子。近日,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授予孙国亮“燕赵楷模·时代新人”荣誉称号。

  荒凉的贫困村来了第一书记

  四十亩滩村位于张家口市阳原县辛堡乡,全村132户中有63户是贫困户,在村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人均不到2亩地,一年一季种玉米,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年人均收入不到两千元。

  “在孙书记来到我们村之前,村里的景象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荒凉。”在录制现场,四十亩滩村党支部书记杨兆秀说,“那会儿但凡有点劳动能力的,都跑出去打工赚钱了,白天的时候,路上几乎看不到人,守着村里那点玉米地,根本就不能维持正常生活,作为村干部的我除了种玉米之外也要打点零工才能勉强维持家里的生活。”

  2016年2月,孙国亮来到四十亩滩村,开始了他的驻村扶贫工作。到村里的第二天,孙国亮就在村书记杨兆秀的陪同下,走访贫困户,并组织村两委、党员、村民见面会。

  “他刚来的时候,就让我打印村民的户口底册,每天我就看他翻户口底册,不到一个月,他在路上看到村民家的小孩儿就能叫出名字了。”杨兆秀说。

  两个月时间,孙国亮和村里的两委班子走遍了村里的每家每户。为了寻找好的脱贫项目,孙国亮从生活费中挤出钱,带着村干部到保定、邯郸的十一个县参观学习。经过考察,孙国亮确定了建设大棚产业、实现生态旅游规划,实现村民“土地流转得租金、大棚打工挣薪金、产业盈利分股金”的脱贫“三金”梦想。

  在四十亩滩村安了家

  孙国亮的妻子董晓娅下岗多年,前两年刚做过手术,身体很弱。2016年春节前,他们儿子考上全额奖学金留学走了,他到阳原县扶贫,家里就剩妻子一个人。

  2016年秋天,孙国亮对妻子说:“要不你也过来吧,咱俩有个照应。就是村里条件有些艰苦,怕你受不了……”

  然而,令孙国亮没有想到的是,董晓娅当时就同意了,她说:“你能受得了,我就能受得了!”然后,董晓娅锁了家门从省城石家庄来到阳原县四十亩滩村。

  从此,孙国亮多了一个帮手。

  孙国亮跟着乡亲们下地到大棚里干活,董晓娅操持着家务,她有时也到大棚里帮忙。就这样,孙国亮两口子在四十亩滩安了家。

  人生中第一次开口借钱

  目标定下了,可是大棚的建设资金却让孙国亮犯了难。一期建20个大棚,总投入得70万元,除去政府的扶贫专项资金,还有20万的缺口,可四十亩滩村是贫困村,账上一分钱没有。

  “招标公告贴出去一个多月,没一家施工企业愿意垫资干!眼瞅着赶不上最后一季种植了,我当时急得大把大把的掉头发。”孙国亮心急如焚,到处找人,四处碰壁。

  为了尽早将大棚建成,半辈子没有借过钱的孙国亮开始打电话向人借钱。

  “我是个特别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更别说张口借钱了。打第一个电话借钱之前我打了腹稿,但是电话接通之后嗓子就跟噎了棉花似的,就是发不出声来,最终结结巴巴才说出来借钱的事。”孙国亮回忆起他第一次借钱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不仅如此,为了村里的大棚建设,他还把给孩子上大学的6万块钱给拿了出来。“我当时跟我媳妇说这个事情的时候,她当时就急哭了,问我这钱拿出来孩子上学怎么办,不过抱怨归抱怨,最后她还是把钱拿出来了。”谈起这段经历,孙国亮说他到现在依然觉得愧疚,非常感谢妻子和儿子。

  努力最终换来了收获。2016年5月6日,大棚开工了!大棚建成后,孙国亮一头扎了进去,跟村民们一起在大棚里劳动。夏天的大棚,温度高达40℃,孙国亮一待就是一天,驻村扶贫两年,孙国亮瘦了四十斤。

  “9月30号,我们开园卖出了第一批菜,杨书记从菜商手里接过钱,哗哗在那儿点的时候,他招呼了一声,说这是咱们合作社第一笔钱……”谈起合作社挣到的第一笔钱,孙国亮红了眼眶。

  2017年1月25日,四十亩滩村响起了鞭炮声,成立不到一年的蔬菜合作社第一次分红。79户贫困户每户分得200元红利,还有23户贫困户共拿到土地流转金30979元,27户贫困户中的38人在合作社挣得薪金69831元。看着乡亲们个个高兴地数着钞票,孙国亮再也抑制不住,回到住处,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带着村民继续干

  2017年春节前,孙国亮所在学院党委收到四十亩滩村18名党员和村民代表的联名感谢信。信的结尾写道:“2017年,村里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很繁重,如果在此时更换第一书记有可能影响到村里工作的连续性,希望能将孙国亮这样的好书记多留一段时间,让全村百姓顺顺利利奔小康。”

  与其说是感谢信,不如说是挽留信。看着18个红手印,孙国亮决定留下来,继续扶贫工作。

  “看到挽留信的时候,我很感动,两年的相处,我们跟百姓也积累了深厚的感情,我想为村里做点什么,为百姓做点什么,这也激发了我的热情。”孙国亮说。

  再次回村的孙国亮以更大的热情谋划全村的发展大计:村里大棚蔬菜搞起来了,紧接着向无公害生产迈进;改善生活环境,全村街巷道路硬化;村民启发教育,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要建立保障机制……

  2018年蔬菜丰收,大棚菜收益达70多万元,除了给村民分红、还借款之外,盈余20万元。截至2018年年底,全村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摘掉了“贫困帽”,村民年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2600元上升到8000多元。

  “脱贫只是开始,巩固脱贫任重道远,接下来的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贫困人口脱贫不返贫。”说起未来的规划,孙国亮充满了激情,仿佛身上有用不完的劲儿,“我们计划继续扩建蔬菜大棚至65个,柴鸡养殖、光伏电能等多产业模式同步发展,开展生态旅游,还要给四十亩滩村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阎会,男,张家口市万全区洗马林镇黄土梁村党支部书记。

  51年坚持不懈,51年不遗余力。张家口市万全区洗马林镇黄土梁村阎会祖孙三代在荒山沟里义务“接力”造林50余年,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栽种各类林木30余万株,使3000多亩荒山沟变成“绿海”,感动并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植树造林行列。他们饱经风霜雨雪,用铁锹一锹一锹挖出树坑,用扁担、箩筐把土一担一担挑上山,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在古长城脚下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代造林人上山种树

  50年前,位于张家口市万全区西北部的黄土梁村荒山连片,植被少、风沙大,环境恶劣、贫困程度深制约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态面貌和经济面貌成了很多村民的愿望。阎会的爷爷阎忠是个地道的村里人,平时就闲不住。1968年,阎忠担任黄土梁村支书,面对贫穷落后的村子,面对3000多亩的荒山沟,在心里默默做了一个决定:上山种树,再难也要植树造林,有了好环境,才能有发展的希望。阎忠带着几个村民来到村边古长城脚下的山沟黄花洼,与荒山为伴,和种树结缘,从此在大山深处坚守了一辈子,成了第一代种树人。

  在村子里,只要说起阎忠的名字,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当年,为了防风固沙,为了荒山披绿,他带着几个村民,不顾家人反对,披星戴月奋战在造林现场,年复一年,用镢头、铁锨等简单的工具,在荒山沟挥汗播撒绿荫,种植了1000多亩的树木。当时种树没有钱,他们就靠卖点儿山杏、卖几只山羊、开荒种菜等卖来的钱买树苗。山上都是沙石地,每一个树坑都是他们用铁锹一锹一锹挖出来的,种树的土是从山脚下用扁担、箩筐一担一担挑上山的。他在山上种了一辈子的树,倾注了大量心血,可以说,山上每一棵树的成活都是阎忠他们用心种植、用汗水浇灌的结果。

  第二代造林人做好绿色接力

  阎会的父亲阎万玉自幼跟随其父阎忠到沟里种树,与林业结下不解情缘,1986年,他从年迈的父亲手里接过种树 “接力棒”,在林场盖起两间土房,带着妻子一起进山种树,成为第二代种树人,期间共种植了800多亩的树木。

  他们上山种树一待就是一个多月,山上住宿条件差,一天三顿饭只有窝头、咸菜,条件十分艰苦。阎万玉夫妇没有任何怨言,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整地、挖坑、栽种、浇灌、修剪、管护……默默干好一项项工作,手掌虽然磨出了老茧,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如今的黄花洼越来越绿了,步履蹒跚的阎万玉也老了。今年83岁的阎万玉患上了小脑萎缩,生活已经不能自理,妻子也上了年纪,不能再上山种树了。老人们最大的梦想,就是世世代代种树,让家乡绿树成荫、青山长存。

  第三代造林人倾心植绿护绿

  阎会今年51岁,从小听着爷爷进山开荒种树的故事长大,十几岁开始就常赶着驴车上山给父母送菜、帮忙,有时候往返一趟需要一天时间。受到爷爷和父母的影响 ,“让荒山沟变绿荫”的信念深深刻在阎会心中, 他于1998年把老阎家的林业梦延续下来,成为第三代种树人。整地、挖坑、栽种、浇灌……搬运树苗的工具由原先的马车变为皮卡车,艰苦的工作在阎会的坚守中不断推进,他又让1200多亩荒山沟披上绿装。

  “三分植树七分管。”树木成林,管护是重中之重。为了防止火灾、盗伐,阎会经常带着相关人员驻守黄花洼林场,尤其是每年春秋季森林火灾的高发季节,他频繁进入林场,排查火灾隐患,确保林场安全,从家到林场有50多公里,进林场的路坑洼不平,一般要一个小时车程,他却20多年如一日,绿了荒山白了头。阎会说,他会带着下一代继续坚持义务造林,让家乡绿树成荫、青山长存的梦想代代相传!

  阎会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忠实践行者,是荒山变绿林的接续奋斗者,古长城脚下最美造林人。2018年,阎会当选“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采访就要结束时,说起愿望,阎会说,成了感动河北候选人,他表示感谢社会对他们植树造林的认可,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发展生态旅游,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造福村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半个世纪的坚守,爷孙三代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视为己任,子承父志,代代相传,昔日荒山沟变成“绿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信念已成为现实。不仅如此,黄土梁村义务植树、义务护林蔚然成风,菜花沟、黑土湾沟等附近30多条荒山沟全部披绿,洗马林镇有林面积达到15.8万亩,林木绿化率达75.5%,为生态文明建设画上浓重的一笔。

  黄文忠,男,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能源局驻阜平县骆驼湾村工作队队员。

  2018年3月9日驻村,黄文忠便暗下决心,“阜平不富非好汉!”截至除夕驻村坚守292天,他徒步走遍骆驼湾9个自然村和所有沟沟岔岔,走访上百户农家,写下近10万字的扶贫日志,半年多时间扶贫效果感动村民,人民日报两次报道,河北日报头版报道,河北新闻联播、长城网等多次报道黄文忠的扶贫事迹和扶贫成就。

  驻村后,黄文忠做调查、查山林、看农田,并费尽心力去找来外省农村脱贫致富先进经验,并结合当地资源,确定以旅游发展为龙头特色养殖和光伏产业统筹推进的产业发展思路。2018年5月,“阜平县骆驼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工商局注册营业执照。这是阜平县成立的第一家农村集体企业。

  公司成立时,黄文忠组织召开村民大会,举办公司开业典礼,邀请龙泉关镇12个自然村的民间艺人,举办骆驼湾第一届旅游文化节技能大赛,筛选出虎头鞋、刺绣、剪纸等工艺品,把村民家用的老手艺变成了能卖钱的商品。在活动中,村民的干劲被激发,逐渐实现了从“散”到“聚”的转变。

  “没有面向市场的产业支撑,农村集体经济走不远。这是脱贫致富的‘硬骨头’。”黄文忠深知这一点。为此,他以市场为导向,打造了多个致富项目。先是旅游开发,给城里人一个“大氧吧”。 骆驼湾虽不富裕,却风景秀丽。黄文忠决定由公司租赁已经改造好的12户新民居和已投用的大酒店,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如今,每家每户都可提供农家特色饭菜、打扫卫生等服务,参与公司经营,实现打工收入和农产品销售的双收入。这只是起步。黄文忠还想聚合周边自然村落,打造影视拍摄基地。“不仅要让骆驼湾一村富起来,还要打造无数个‘共富群’。”

  现在消费者青睐天然无污染食品。黄文忠还将骆驼湾黑猪和食用菌推广到市场。通过公司收购、转让黑仔猪和食用菌大棚,由个人养殖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统一经营和销售,既降低了劳动成本,又提高农民收入。

  黄文忠和驻村工作队还协调帮扶资金,购买两棵光伏树。每棵光伏树每月平均产电1200度,全年产电约 1.2万度,能连续发电25年,每棵树能为村集体带来万元收入。而后,村民又自发投资,15棵光伏树即将落地。

  黄文忠一心扑在扶贫上,却时常忽略了自己的小家。91岁双目失明的母亲病重,黄文忠忙完一天工作夜里驱车200多公里,守在母亲病床前直到天明,又把母亲丢给爱人照顾。常年扶贫不回家,爱人暑期到驻地看望,10天里他忙得跟爱人说了不到10句话。2018年11月份,黄文忠本人也因过于劳累,身上一处囊肿肿成鸡蛋大小,只好到医院做引流,不顾医生劝阻,术后第二天就返回驻地,瞒着村民在西刘庄村输了5天液;而后劳累中,又患急性肠炎。

  再苦再累,看见村民满意的笑脸,黄文忠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现在黄文忠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村集体产业搞上来,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回到家乡,陪着父母儿女,更好地建设骆驼湾。

  赵建平,男,汉族,1961出生,定州市高蓬镇钮店村人,大专学历,现任高蓬镇钮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连续多年被高蓬镇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一、夯基础,强班子,建设“五好”钮店

  近年来,在赵建平书记的带领下,该村始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坚持从建章立制入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村规民约、“一定三有”、“月报账、月公开”和民主理财、村务监督等10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切实在抓制度、抓规范上下功夫。一是实施“阳光村务”。该村财务账目,大到十几万元的租赁收入,小到一盒钉书钉和一把锁,均有时间、金额、经手人,“阳光村务”让群众心里明,让干部负担轻。该村不但要详细、规范地记这笔账,还坚持定期向群众逐笔逐项公开。多年来,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如集体财务支出、宅基地发放、沙滩地承包等,都是大家讨论、大家决定、大家去办,干部带头、群众监督,形成了两相无猜的局面。二是在定州率先推行了以“四议、两公开、一审核”为主要内容的“421”工作法,保定市委组织部先后两次组织各县(市、区)农村党支部书记600多人到村参观学习。三是加强依法治理,努力构建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新机制。每年正月十五前,村委会对村规民约内容进行补充完善一次,反复征求党员、代表、村民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村规民约装订成册(共涉及安全、土地与交通、村内环境、土地承包、宅基地管理、尊老爱幼、计划生育等七方面内容),逐户发放,明确告知村民不应该怎样做,违反规定后应该受到怎样的处罚,规范村民行为。多年来,该村一直有村风文明的赞誉,村民遵守公民道德和村规民约成为自觉行动,村民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形成风气。村里的事村里办,现已形成了规范管理的新机制,村里没有打架斗殴、虐待老人、邻里不和等现象,呈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村民安居乐业、和谐共享的生动局面,多年来实现了无上访案件、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的目标。通过系列依法治村的实践活动,融洽了干群关系,稳定了人心,安定了社会,从而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二、办实事、惠民生,建设魅力钮店

  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生活衣食无忧了,只有让广大群众的居住环境更优、文化生活更好,才能把钮店村建成一个“农村都市”,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钮店村始终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篇文章不动摇,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农村文化入手,不断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丰富群众业余文化娱乐生活。一是整村貌、强绿化,自2005年以来,先后投资250余万元,硬化20余条大小街道,面积近20万平方米,其中最宽的街道达30米,最窄的胡同也有7米宽;在街道硬化的基础上,按照“一街一景、一街一品”的原则,投资190万元对村内绿化进行整体升级改造,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形成了樱花街、玉兰街、法桐街等高质量、高品质绿化带;投资70万元,在村内12条主干街道安装高标准路灯400盏;16年投资35万元改造村大街门口、村委会门口13个,17年投资24.5万元完成了村东牌楼的修缮工程;17年增加投资10万元在路旁、沙滩地植树5250棵,既美化了环境,提升了村庄形象,又成为村集体经济的增长点;15年增加投资13万元重修通往高蓬道路1800平米,投资27000元修田间道路。二是惠民生、暖民心,投资400多万元,建成沼气池1150余座;投资300余万元,安装自来水管道4万米;投资500万元,建成全保定市一流的社区幼儿园,教学、娱乐设施齐全,可容纳适龄幼儿400名;投资近40万元,购置4台土地深松机,免费为村民深松土地;连续5年出资为全体村民缴纳新型合作医疗款。出资43万元为1200户农民安装有线电视,投资14万元在村内部设有线广播40台套;投资1200万元完成了1500户煤改气工程;投资35万元检修公园,安装喷泉,修广场、文化站、烈士亭,并投资36万元打饮用深水井1眼。三是兴文化、淳民风,投资250万元,建成了定州市一流的文化娱乐广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投资350万元,建成定州市第一座农村公园,建有假山、石桥、人工湖、喷泉、休闲亭等十几个景观,成为广大群众休闲休憩的理想场所;15年投资14万元购买大吨位洒水车1辆,每天早7点定时清运垃圾、洒水;17年投资46万元在村内安装监控摄像头62个,极大程度地震慑了小偷小摸,治安状况一直良好,提高了村民安全度。同时,以公园、文化站、文化广场为平台,打造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群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通过自编“三句半”、快板、秧歌等节目,广泛进行计划生育、科普知识、法律常识等内容。目前,村里有秧歌队、鼓乐队、文艺演出队等多支文体队伍,涌现出了以赵占芬等为代表的文化名人。每逢节日、庆典,都要组织开展文艺表演,为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抓经济,促增收,建设富裕钮店

  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赵建平上任伊始,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对该村的发展方向重新进行了审视,并制定了新的发展思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经济更加发展、生活更加宽裕为目标,通过培树新的经济增长极,不断提高村民收入,把钮店村建成“农村都市”。2007年10月,通过积极争取,多方联系,促成总投资上亿元,占地600亩、存栏10万头生猪的国香养殖项目落户该村,村里剩余劳动力有100多人进入了公司工作,成了“上班族”。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猪舍屋顶有效空间,积极引进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打造太阳能发电项目基地,为该村提供就业岗位二十余个。以钮店为中心投资17亿元的河北首农项目于2011年1月9日达成建设协议,重点建设苜蓿、马铃薯种植示范区,高产奶牛养殖示范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着力打造以钮店为中心,辐射全高蓬镇的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现正在紧张兴建中。项目完工后,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千余人,年实现产值达8亿元,带动农民增收5000万元。同时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和劳务经济。在村内主要道路两旁栽种精品苗木,每年更新苗木种类,苗木款作为村集体收入,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形成良性循环。引导农民进城、进企、进市场,向二、三产业转移,目前钮店村有一支由200多辆拖拉机、四轮机动车组成的短途运输车队和在定州抢占服务市场份额的2家大型酒店,并活跃着四支建筑工程队,年创收益2000多万元。该村曾流行一句话“宁可姑娘垫了圈,也不嫁给破钮店”,足以看出钮店昔日的贫穷。而如今,钮店人挺起了腰杆,不仅十里八乡的姑娘们争着要嫁给钮店的小伙,而且外村小伙宁肯倒插门也要来钮店,目前全村有120多户是上门女婿。

  刘琦,男,汉族,河北霸州人,1976年8月出生,1997年7月参加工作,201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先后从事检修工、供电所长、大客户班长、客户经理、客户服务中心主任、县级供电企业负责人等岗位工作。

  2019年4月15日晚20时,带着对电业工作的无限牵挂,罹患肝癌晚期的刘琦在医院病逝,年仅43岁。半个月前,同事才惊闻他的病情。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他没有倒下,而是强忍病痛,在病床上调度指挥供电重点工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病床上建起工作指挥群

  4月18日早8时30分,廊坊市殡仪馆遗体告别大厅里挤满了人,廊坊供电系统的干部职工自发来为刘琦送行。

  刘琦的遗体火化后,国家电网冀北大城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陈安源从兜里掏出“大城公司2019年工作计划书”和一张“500千伏站协调进度图”,一起放进焚烧炉。

  “这是刘琦对我最后的嘱托。他直到病重之际,最惦念的还是工作。”陈安源清晰记得,就在4月15日早晨,刘琦还在病房里和他谈起自己的担忧:“大城电网基础薄弱,夏天就快到了,咱们能否保证安全供电?!”

  让刘琦一直放心不下的,是他带领大城县供电公司正全力推进的500千伏变电站建设项目。大城县与雄安新区、天津静海、河北沧州比邻,处于冀北版图的南部边缘。作为冀北电网最南端的电源点,大城500千伏变电站是这个最年轻的省级电网的重要一环。

  在选址过程中,刘琦等人马不停蹄,多方协调,有时一天要在县镇间奔波三四次。3月18日上午9时,大城县臧屯镇王纪庄村降跳闸、降投诉“双降”誓师大会上,由于过度劳累,刘琦突发不适,寒颤不已。

  20天后的4月7日,500千伏变电站线路工程在大城县域率先进场施工,受到上级公司的肯定。在病房中得知这一喜讯,刘琦发自内心地笑了。

  大城县域内拥有众多保温建材企业,近年来由于普遍进行设备升级换代,用电量激增,增容迫在眉睫。刘琦一面招募组织40人的增容工程突击队,一面向上级公司争取追加投资,协调攻破属地问题,有序组织施工,历经四个月奋战,增容工程全部竣工。

  3月27日凌晨,工程投产在即。已查出癌症正在治疗中的刘琦,临时组建了“大城留各庄增容应急服务群”,从3时30分开始便在微信群里安排工作:

  “什么时候城区客户可以送电,请预知后随时公布!”

  “外线施工注意安全,电缆接头必须一次性线序正确。”

  ……

  25个小时过去了,直到28日5时送电成功,刘琦说了一句:“都辛苦了,快回去休息吧!”大家后来才知道,那次隔空指挥的工作群,是刘琦从病床上组建的。

  刘琦调任大城县供电公司经理,是在去年10月。新到陌生的岗位,工作千头万绪,他吃住在单位,很少回市区的家中。春节前,他就感觉胃肠不适,家人劝他去检查,但“两节”保供电的任务艰巨,他一直在大城坚守到己亥年除夕,实现了大城电网除夕夜的零跳闸零投诉。

  同事们回想起来,春节过后,刘琦日渐消瘦,办公时常用桌子角顶着腹部,会议间隙要吃一片芬必得止痛。由于腹部疼痛,一碗挂面,他要半个小时才费力吃进去。在他最终住进廊坊中石油中心医院的时候,妻子也刚刚住进同一家医院待产二胎。他去世时,小女儿才出生十几天。

  “把工作交给他特别放心!”

  刘琦走过的岗位很多,从检修工、供电所长、大客户班长、营业厅经理、土建、设计公司经理到安次客户服务分中心经理、县级企业负责人,每个岗位他都干得风生水起。

  “由于刘琦工作能力突出,公司屡屡派他到关键岗位,也是任务相对重、相对难的地方,把工作交给他特别放心!”刘琦的老领导、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刘立新说,刘琦的离世让公司上下倍感痛心:他们失去了一位优秀的中层干部。

  2000年,刘琦刚刚加入廊坊供电公司安次分公司生产技术科的队伍,正赶上廊坊农网、城网改造和一户一表改造的大规模推进。他凭借在供电所工作的基层经验,迅速进入角色,和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各项工程管理得井井有条;2004年至2006年,他在尖塔供电所任所长期间,让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复杂混乱局面焕然一新,并带领全所为建设华北电网标准化和标杆供电所奠定了基础;2006年7月,刘琦任广阳供电部生产管理组组长,潜心规范生产流程,降低线损和跳闸,精心为开闭站布局,规划城市配网,廊坊城网运行自此上了一个台阶。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当晚,廊坊城区用电量急剧上升,不少小区的用电负荷超出平常许多。时任广阳客户服务分中心生产科长的刘琦彻夜值守,确保供电安全。这一晚平稳运行的背后,是刘琦和同事们在此前大半年的努力:挨家挨户排查供电薄弱点,分析线路、消除缺陷,常常一干就是一天一宿。

  2009年,刘琦任客户服务中心大客户服务所所长时,正值大型钢铁企业发展迅猛,企业每月电费高达上千至几千万元。从每月中旬开始,刘琦便不辞辛苦催缴电费。他任职期间,没有一家供电专户拖欠过一次电费。

  2016年,刘琦在安次客户服务分中心工作时,15平方公里的安次工业园正在大张旗鼓招商引资,亟待电力支撑。刘琦在任期间,积极跑办了廊坊南500千伏、杨官屯220千伏、高孟110千伏各级电源点在工业园落地,推进10千伏电缆入地工程,为安次未来发展预留出极大空间。

  2017年,他又主动服务富士康配套、青岛啤酒等知名企业落户安次,为企业设计供电方案,缩短办电时间。青岛啤酒廊坊分厂厂长吕成良拍着刘琦的肩膀说:“就冲这接电的效率,廊坊是选对了!”

  刘琦离世前,廊坊供电公司领导班子到医院看望,他哽咽着连说两个“对不起”——“对不起组织的信任和培养,对不起父母、妻子和家人!” 刘琦还特别托付同事,把自己最后这个月的工资作为特殊党费上交给组织,以弥补他的内心遗憾。


向好人学习!

向好人致敬!

(来源: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editor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沽源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冀ICP备11022470号-2